安徽深耕细作“小田变大田”
人民网合肥3月28日电日前,安徽安徽省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印发,深耕旨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、细作小田藏粮于技战略,安徽不断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,深耕推动农田“优质、细作小田集中、安徽连片”,深耕实现农田增量、细作小田农业增效、安徽农民增收。深耕
根据目标任务,细作小田2023—2025年,安徽每年新增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面积500万亩以上,深耕到2025年,细作小田累计改造面积由1460万亩扩大到3000万亩。其中,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土地整治、旱改水等项目带动,改造1000万亩;结合“大托管”服务、主体引领等政策推动,改造540万亩。
同时,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整村、整乡(镇)乃至整县推进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试点,到2025年底,在全省建成一批整村、整乡(镇)、整县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示范典型。
根据安徽省各地探索的实践经验,主要推广项目结合型、政策引导型、主体引领型和农民互换型四种模式。
其中,除了把“小田变大田”作为高标准农田、土地整治、旱改水等项目建设主要内容,一体规划设计、一体推进实施,还将组织引领种植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合作社、农业企业、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结合承包经营地块条件,开展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。
方案对“小田变大田”建设标准予以了明确。单个田块面积:淮北平原区宜为15—450亩、沿江平原区宜为8—225亩、江淮丘陵及皖西皖南山区梯田旱地宜为3—15亩、水田格田宜为2—8亩。
改造范围内,实现田块数量减少60%以上,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0%以上。改造提升田间灌排设施,实现灌溉水利用率提高20%以上,农田排水暴雨重现期达到10年一遇,确保旱涝保收。另外,田间道路通达率,丘陵山区不低于90%、平原地区达到100%。
针对农田水利“最后一米”问题,方案要求,合理规划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后的水源、沟渠、桥涵等工程布局,实现旱能灌涝能排,有效灌排措施全覆盖。到2025年,新建塘坝0.9万口、机井1.5万眼、排灌站0.2万座、灌排沟渠1.3万公里、配套渠系建筑物5万个。
方案明确提出,要深入推进殡葬改革,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占用耕地散埋乱葬等不良习俗,严禁在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区域内新建坟墓。按照坚决遏制增量,妥善化解存量的原则,有序稳妥做好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区域内坟墓迁移工作,做到应迁尽迁。
按照要求,加大对公益性公墓建设用地和资金支持力度,建立健全公益性公墓用地和资金长效保障机制,到2023年底,实现乡镇公益性公墓全覆盖。同时,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区域内涉及的乡镇,可采取村独建、村村联建的方式,补充建设1个村级公益性公墓或骨灰堂,保障群众基本安葬需求。
方案明确,通过“小田变大田”建设新增的耕地面积、水田面积、粮食产能等产生的收益,优先用于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造。另外,原则上改造后的“小田变大田”全部用于粮食生产。(汪瑞华)
- [2025-05-14 07:50] 海神文化与妈祖
- [2025-05-14 07:47] 河南武陟: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
- [2025-05-14 07:37] 中国消费者协会: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
- [2025-05-14 07:21] 国家医保局: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上线
- [2025-05-14 07:07] 吉林白山:整治市场突出问题 打造放心消费环境
- [2025-05-14 07:03] 话剧《青蛇》被侵权,中国国家话剧院发布声明
- [2025-05-14 06:56] 两会声音
- [2025-05-14 06:33] 版权文化校园行活动举行
- [2025-05-14 06:20] 北京朝阳:打造“可逛可玩可拍”的牡丹盛宴
- [2025-05-14 06:20] 5个品种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
- [2025-05-14 06:17] 讲好英雄故事 建构中国特色的“英雄IP”
- [2025-05-14 06:07] 国家医保局印发《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》
- [2025-05-14 06:03] 洗手液号称可杀冠状病毒 福建曝光10起涉疫典型案件
- [2025-05-14 06:01] 安徽集成举措促夏粮迎丰收
- [2025-05-14 05:41] 河南武陟: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
- [2025-05-14 05:37] 以陈嘉庚为原型,舞剧《海的一半》启动巡演
- [2025-05-14 05:32] 高校博物馆悄然成为青年打卡胜地
- [2025-05-14 05:30] 文化中国行|新展览、新活动 清明假期“博物馆热”再升温
- [2025-05-14 05:25] 掌上管农田 农民“慧”种田
- [2025-05-14 05:17] 千年桃乡焕发新生机 2025年甘肃秦安桃花会开幕